查看原文
其他

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很正经——我的两次奇葩信用卡申卡经历

微信丨383270160 企创网 2019-04-08


企创网:在很多对金融行业不太了解的小伙伴眼里,银行往往是一种非常高大上的存在。尤其是从小在小城市里长大,眼光所能及之处,有且只有中、农、工、建四大国有银行的网友,对于银行柜员的印象,只怕没有几个人感觉会太好。这种感觉,时常和到政府及机关单位办事如出一辙。

 

以小创的亲身经历来说,前些年在小创老家的县城上,我前往以上四大行办理业务时,往往都是非常不愉快的经历。想从柜员脸上看到笑容什么的,那你绝对是痴心妄想。而更令小创感到愤怒的,往往还是这些银行柜员对待一些中老年客户的态度。由于这些人年纪的原因,他们平常很少会到银行办业务,所以对于银行不断改变的业务模式多半陌生。而这些国有银行拿着铁饭碗的柜员们,对于这些中老年储户要么是颐指气使,要么是毫不耐烦,一副盛气凌人,高高在上的状态。

 

后来小创长大后离开了老家,到了全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工作生活,城市里的银行种类一下子丰富起来,传统的国有银行自然不必多说,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城市银行更是遍地都是:招商、浦发、中信、光大、华夏、民生、广发、兴业、平安……网点数量虽然不比国有四大行,但是基本上满足日常使用已经毫无压力。选择多了,自然不必再去看那些服务态度较差银行工作人员的脸色。

 

更关键的是,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,曾经所有业务,无论大小都要辛苦跑到银行网点排队的情况,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。现如今,绝大多数的业务,都可以通过网银和手机银行、微信银行解决,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在互联网+金融巨头企业的迅速崛起背景下,原本所谓“高不可攀”的看上去十分“高大上”的银行行业,一下子被从神坛之上拉了下来。就拿普通人原本使用银行最多的储蓄、消费、转账业务来说,如今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的努力下,如今的银行卡多数已经成为了资金的临时通道。大量的资金,被吸引进入了互联网理财工具。于是,曾经的铁饭碗银行,开始慌了。


 

相比工作以前,小创使用银行的业务更多偏向于储蓄卡业务,工作以后的小创,开始大量使用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。由于工作原因,为了更好比较各家银行信用卡的优惠政策,从而整理对应的理财方式,小创前前后后几乎用遍了市面上主流的各家发行信用卡的银行。我们今天不谈信用卡优惠政策,单纯讲讲各家信用卡发卡行的服务态度——

 

招行的态度是毋庸置疑的,在目前中国市面上所有全国性银行中,招行的服务态度首屈一指。个中原因自然很多,但招行起于深圳,深受香港服务业影响的因素是必然的。对于很多第一次到招行办理业务的朋友,往往是重新刷新对银行行业三观的过程。尤其是那些之前饱受国有四大行恶劣服务态度摧残的用户们,招行的出现,只有四个字能够形容——相见恨晚。

 

小创目前使用的几张信用卡中,招行的额度其实是最低的,只有其他几家银行的三分之一不到。按照小创的用卡习惯,如果使用某家银行的信用卡一段时间不提额的话,往往是一个电话过去,直接注销。但是对于招行,小创态度却是例外。原因很简单,招行的服务态度,可以让你忽略掉对额度高低的看重。我有一个金融行业从业者曾经对我说,关于银行业务上的一些问题,他统统都会拨打招行客服电话询问,哪怕涉及的不是招行的银行卡。足以见招行服务态度之好。

 


而至今为止,最让小创感到奇葩的两家银行,当属光大和中信。接下来,小创就讲讲关于两家银行的两段奇葩申卡、用卡经历:

 

首先是光大,申请过信用卡的朋友应该都知道,各家银行的信用卡申请流程虽然略有不同,但是大致上就是两类:第一种是通过线下申卡,无论是网点还是业务员上门,填写好详细的个人资料,然后递交银行卡部审核,审核通过的话一般无须再到网点开卡,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自助开卡使用。第二种是通过线上申卡,比如银行官网、银行手机APP、银行微信公号、银行第三方合作平台等等,申请者一般需要填写个人信息,然后银行卡部通过查询申请人央行征信报告及其他资料,进行直接批卡或邀请申请人到当地相应网点做下当面资料核对,也称之为面签。如果用户已经收到了银行的下卡,拿着银行卡到当地网点开卡,基本就是核对信息,开通使用。

 

而光大银行,却是所有信用卡发卡行中的一大奇葩,特点是下卡极为随意,小创当时申请的是一张光大的“旅游金卡”,基本上线上提交信息不久,光大银行就批卡并且邮寄给了小创,额度虽然不高,但是由于卡面样式和旅游卡的属性,正好很合适小创使用,然后兴冲冲前往当地网点开卡。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也是按照流程核对信息,但最终的结果却是——开卡失败。

 


我记得当时我很惊讶,因为小创当时也在使用其他几家银行的信用卡,资质没有任何问题,对于申卡和开卡流程非常熟悉,像光大这种已经下卡,额度又不高,居然在开卡时失败的,还真实头一回。其他银行的做法一般是先严格审核,通过再发卡,不通过不发卡,这样对于银行和用户都是节约成本、提升效率的做法。于是小创就上网查询了一下,结果是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,光大银行类似小创这种情况的,非常之多。

 

总结起来就是:第一,下卡前审核极随意,下卡十分容易;第二,用户收到卡后前往网点开卡,失败概率很高。这样一来,无论是对于银行的发卡成本,还是用户的开卡成本,都平添了不少。

 

而光大银行的奇葩之处,还远不止这一点。其他银行,比如通过网上渠道第一次申卡失败后,可以之后隔段时间再进行其他卡种的第二次、第三次等多次申请。而光大银行的网申通道,只开放一次,第一次失败了,第二次就不允许申请,咨询电话客服会告知只能去网点申请。而网点人员的信用卡业务水平则更是参差不齐,等到你去网点询问时,她会告诉你,你去网上申请呗。而如果你说网上不了,是客服告知你需要到网点申请时。她又会告诉你,我们这边也是上网申请的,你要是上网申请不了,我们这边也申请不了。甚至还会极不负责地说,如果你第一次申请没通过,从此就再也申请不了我们光大的信用卡了。所以不知多少网友,在网上留言——光大一生黑!



相比光大信用卡业务从流程上就存在明显的BUG,中信银行的这次经历其实就显得并不那么难以接受了。事实上这次亲身经历是小创第二次申请中信银行的卡,第一次还是两年前的中信i白金卡,当时使用一段时间后,同样是因为额度不合适,被我注销掉了。而就在上周,小创接到了中信银行信用卡中的客服电话,邀请我办理一张“飞常准白金卡”。这是一张主打航空延误险的白金卡,当然,前提是必须通过中信指定的购票渠道。

 


说起来,当时小创的手上已经有招商、广发、浦发、兴业四家银行的信用卡,额度更方面都很满意,新卡完全是可申可不申,但是电话那边的客服,聊了几句后就发现对方是个新人无疑,很多关于用卡的问题,他回答起来都略显结巴。于是小创就动了恻隐之心,我很清楚他们的收入是和接受邀请的办卡人数量挂钩的,了解清楚卡片的权益、年费、卡面等情况后,也就答应了对方的邀请。

 

紧接着就是收到短信提醒初审通过,10个工作日内到所在城市中信网点当面提交资料。于是小创就抽时间去网点做了下面签,流程都很顺利,柜员表示下卡后不必再来网点,通过网络或电话直接开卡使用即可。

 

又过了两日,通过线上申卡进度查询,提示审核已通过,但是没有显示寄卡的物流信息。于是再通过中信信用卡官方客服电话,询问了寄卡情况,表示卡片已经寄出,三天左右会到。照理说至此应该就是等待收到卡片开卡使用即可,但是中信却突然起了个幺蛾子,有一天莫名其妙收到一条短信,大致意思是感谢您申请中信信用卡,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审核通过。于是小创就我伙呆了,明明之前查询已经“审核通过”,并且也都寄出卡片了,怎么又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呢?然后我就又通过申卡进度查询了一下,发现果然又出现了一条新的进度,显示申卡“审核未通过”。



由于小创对手中现有信用卡数量和质量都很满意,所以对此的态度自然是一笑了之,连客服电话都懒得打,以为自此就算结束。结果次日,我竟然收到了中信从珠海寄来的信用卡邮政快递。打开快递一看,发现赫然是申请的中信“飞常准白金卡”。抱着好玩的心理,小创通过中信信用卡官方微信尝试了在线激活信用卡,结果如下:

 


为了验证是否真的开通成功,小创接下来先是重新设定了电话服务密码,成功;绑定微信钱包快捷支付,成功;绑定支付宝快捷支付,成功;绑定中信信用卡官方微信实时消费提醒,成功;绑定中信银行手机APP签约账户,成功。最后又使用该卡在线交了个煤气费,还是成功。至此,我对中信银行彻底蒙圈了…

 

好了,这就是小创关于光大和中信两家银行的奇葩申卡体验。这充分证明一件事,银行,无论外表看上去如何高大上,也时常做些“不正经”的行为,这点倒是和生活中很多人十分相似。申请信用卡,在精不在多,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。最后,祝大家都能申请到自己心仪的信用卡和额度,并用卡愉快!





【企创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】


专题系列:阿里马云、网易丁磊,浙江企业家身上的浙商思维有哪些独到之处? 丨 腾讯马化腾、新浪王志东,广东企业家身上的粤商思维有哪些独到之处? 丨 广东马化腾,浙江马云/丁磊,江苏刘强东,湖北雷军/周鸿祎,湖南张小龙/唐岩,福建王兴/蔡文胜,山西李彦宏/贾跃亭,陕西张朝阳


《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:报告摘要篇 丨 基础数据篇 丨 网民数据篇 丨 接入环境篇 丨 网络应用篇 丨 资源数据篇


财经商界:竞争对手觉得行业没前途不玩了,而你却不得不继续玩下去 丨 租购同权再下一城,户改房改渐入深水区丨 为什么你在网络上越来越难看到真相 丨 学Costco和Muji的那么多,为什么成功的只有小米和名创 丨 京沪高铁要提速至350公里每小时,但票价呢丨 天天的用户体验究竟有多烂 丨 2017网商大会,雷军跑去马云的地盘做了场演讲 丨 我们并不关心贾跃亭的梦想,只关心乐视用户的损失怎么算 丨 诺基亚与小米宣布联手搞事情 丨 乐视还能撑多久 丨 网文网剧中闹鬼/耽美/涉黄/青春疼痛的,通通下架  巴铁败退 丨 2017淘宝造物节 丨 共享单车与地方政府 丨 小米从优秀向卓越 丨 共享单车出局者 丨 街头传教人员销售方法 丨 各行各业浮夸风 丨 创业的正确姿势是水到渠成 丨 一二线城市毕房族并不可耻 丨 关于网贷和征信那些事儿 丨 房贷又加息了,惨的仍是无房者 丨 小米:守得云开见月明 丨 一年不买房,几年都白忙 丨 联通蜕变 丨 部分城市居民负债杠杆率已超160% 丨 30岁前会花钱比会赚钱重要 丨 有一种痛,叫做平均工资 丨 环京楼市大降价一点都不稀奇 丨 满朝愤青,能骂死中国楼市乎 丨 互联网公司的会员等级 丨 从顺丰身上,看中国企业典型心理 丨 加速消失的实惠的普通列车 丨 限售十年!传递了怎样的信号 丨 消费二十块钱,去看书还是电影 丨 正为首付的钱焦头烂额 丨 选择怎样的营销方式,就收获怎样阶层的客户 丨 为什么投资人会愿意掏钱 丨 银行为何天天打电话要借给你钱 丨 说明书这种东西 丨 一个国企职工月工资4000 丨 中国创业成功率黑锅 丨 究竟得单纯到什么程度才会选择相信乐视的梦想 丨 干嘛不买房创业 丨 我却看到了民营企业之艰 丨 买不起房很可能是受到了“降维攻击” 丨 平生走过最多的路,是商家的套路 丨 网文网剧中闹鬼/耽美/涉黄/青春疼痛的,通通下架 丨 乐视还能撑多久


区域经济:2017年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成员总数将上升至14席丨 2017年上半年城市GDP增量排行榜 丨 中国已经找不到一处经济又好,气候又好的城市了 丨 中国历朝历代十大城市 丨 岭南文化中的敢为人先与人性化 丨 城市排名永远是镜花水月,薪资和房价才是王道所在 丨 公司组织旅游,成都厦门长沙西安,大家怎么选? 寒门子弟,建议优先考虑以下城市就业 丨 二线城市群雄逐鹿,得人才者得天下 丨 强大南京 丨 城市竞争力榜单 丨 各省高考难度 丨 内地最宜居城市 丨 购房城市选择 丨 中国各省份人口数据 丨 长江经济带何以全线强势崛起 丨 世界版的一二三四线城市 丨 上海+江苏+浙江民营企业百强榜 丨 宁杭、成渝、汉沙协作怎么办 丨 沿海城市的未来十年,该怎么走 丨 最后的两座房产价值洼地城市 丨 逃离北上广不是这两年才有的想法 丨 河北经济增长乏力,人口一直发力 丨 邯郸始终在自暴自弃 丨 未强大房价就已过高的三线城市 丨 奔三城市之选 丨 你的家乡,是否真的宜居幸福 丨 生活在小城市寿命可能会更短 丨 你的家乡,还有前途吗 丨 生活在三四线城市,我为何如此焦虑 丨 留在一线城市目的就是一套房子 丨 为什么曾经如此廉价的人口,突然就如此值钱了呢 丨 怎样的一群城市,才能称为城市圈(京津冀篇)


社会心理:他们的存在,提高了你改变自己所处阶层的几率 丨 你是太怕重复父母的人生了吧 丨 探索发现当下国人最真实的内心恐惧 丨 越来越多身边同事开始接私活了 丨 如果你这代仍旧无法改变命运的话,我真的不建议你生下一代 丨 多少人一生都未发现其天赋所在;多少人明知天赋所在却偏要荒废 丨 30岁职场人首要职场法则 丨 国人爱的并非历史,而是权谋 丨我所亲眼目睹的中国阶层分化 丨 人生是该醉着虚度,还是醒着拼搏 丨 职场乔一帆现象:选错赛道误终身 丨 哪有“无聊期”,只有“无为期” 丨 你是什么样,孩子就是什么样 丨 可怕的不是你看不清未来的趋势 丨 出身贫寒的穷孩子,鸿鹄之志可能会毁了你 丨 以貌取人才是本能 丨 祁同伟,可能是寒门子弟最好结果 丨 你现在的工作,未必能撑到你35岁 丨 而是从没有坚持到底 丨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换取你成长环境的改变 丨 国人爱的并非历史,而是权谋 丨 30岁职场人首要职场法则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